喜愛品茗的茶友們,或許聽過由官方舉辦的茶葉品評師檢定,甚至起心動念想要應試考取證照,然而,究竟要如何報名、考試流程為何、應該如何準備‧‧‧‧‧‧等種種細節,相信一定讓不少茶友疑惑。為此,茗茗創辦人分享自己的考試經驗,希望各位在準備茶葉品評測試時,能夠更加輕鬆。

文章目錄

茶葉品評證照如何報名?

根據「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」,目前茶葉品評初級中級證照,是唯一官方認證的評茶。目前茶葉品評初級和中級測驗,都已經委外辦理,如果有興趣的茶友,能夠自行前往農改場官網查詢。

一般人若想考取證照,可以報名訓練課程,抑或是接受職訓局補助直接考試,但由於茶葉品評難度相當高,建議仍是先受過專業培訓。延伸閱讀:5分鐘搞懂茶葉品評:茶葉品評師很難考嗎? 

多喝茶培養經驗很重要。

茶葉品評證照測驗流程

茶葉品評證照共分為 5 級,分別為:初級、中級、中高級、高級、特級。由於茗茗目前接受過初級和中級的測驗,因此分享這 2 個級別的考試內容和應試心得:

茶葉品評初級測驗內容

茶葉品評初級測驗分為筆試和術科。根據茶改會《茶葉感官品評初級能力鑑定課程及術科測驗內容簡介》,筆試範圍包括以下 4 類:

  1. 茶業起源與發展:包含茶樹原產地、臺灣茶產業發展史、臺灣茶園面積及產區分布等。
  2. 評茶員職業規範與個人素養:包含評茶人員的個人素養、職業道德與倫理和食品安全衛生法規。
  3. 茶樹栽培概論:介紹臺灣主要茶樹栽培品種、茶樹田間栽培管理概論。
  4. 茶葉製造概論:含有茶葉分類、茶葉加工概要等。

術科部分,則再分為兩大題,為基本味覺測驗茶類辨識測驗

  1. 基本味覺測驗:會調製出酸、甜、苦、鹹、純水等 5 種味道不同飲用水,受試者必須分辨不同飲用水的味道並作答。
  2. 茶類辨識測驗:又能細分兩小題,分為茶類外觀及葉底辨識和茶湯辨識。受試者要能夠辨認茶乾、葉底的外型以作答。茶湯辨識一題,則是要從綠茶、條形包種茶、清香型烏龍茶、熟香型烏龍茶、鐵觀音茶、東方美人茶、大葉種紅茶、小葉種紅茶等 8 種台灣特色茶類,辨認出不同茶種以作答。

學科及術科測驗成績皆達70分(含)以上者,才可獲頒「茶葉感官品評專業人才能力鑑定合格證書-初級」。

茶葉品評初級測驗心得

茶葉品評測驗初級難度較低,筆試部分,會以茶改場公布題庫 500 題為主,考生只要熟讀其中內容便能獲得不錯的分數。

而在術科考試,考生平時需要多練習,並記住台灣特色茶種各自的香氣和外觀,由於每個茶種的特色鮮明,相信多加熟悉後能夠順利過關。

平時多練習,才能培養茶感。

茶葉品評證照中級考試及心得

茶葉品評中級測驗內容

參加中級茶葉感官品評委託訓練及測驗者,必須已完成初級茶葉感官品評課程訓練時數 30 小時才能進行,且必須達到開班授課及測驗人數方會開設班級。而茶葉品評中級與初級相同,是以筆試和術科測驗為主。

根據茶改會《茶葉感官品評中級能力鑑定課程及術科測驗內容簡介》,筆試部分範圍大致有以下 3 項:

  1. 茶區栽培品種及特色:介紹北部、桃竹苗、中部、南部、東部及高山茶區栽培品種及特色茶葉品種。
  2. 茶樹栽培進階:解析茶園灌溉設施及應用、茶樹土壤、營養及肥培管理、茶樹病蟲害介紹、安全用藥及檢測。
  3. 茶葉製造進階:分門介紹不發酵茶製造技術、部分發酵茶製造技術、全發酵茶製造技術)、製茶廠規劃設計概述、茶葉保鮮與貯藏技術。

術科部分,同樣分為兩大題,分為苦澀味測驗和茶葉拼對測驗

  1. 苦澀味測驗:試場會準備調製過的苦味水、澀味水和純飲用水,第一次測試會準備重複苦水 5 碗,純水 5 碗,第二次則是澀水 5 碗,純水 5 碗。考生需分辨其中差異並作答。
  2. 茶葉拼對測驗:考生需能夠分辨 10 種清香型部分發酵茶,並成功作答。

茶葉品評中級測驗心得

相較於初級測驗,中級測驗的難度是陡然提升。筆試部分,並沒有題庫可供準備,題目大約是 70 % 的考試範圍題目,30 % 則必須考驗考生對於茶業的認識。依茗茗創辦人考試經驗,當時因遇到台灣旱災,因此結合時事出了部分旱災灌溉設備的題目。在課外書或茶業主題館網站都能找到相關知識。

而術科考試的部分同樣是難度相當高。首先是苦澀味測驗,建議考生在考前品嘗甜、油的食物,甜味能夠凸顯苦味、澀味則能加強澀味,當然仍是依照個人主觀去做調整。

而在茶葉拼對測驗,茗茗創辦人當時受試的是 10 種高山茶種,共分為 4 杯不同種青心烏龍、3 杯不同種金萱茶、2 杯不同種翠玉烏龍、 1 杯四季春。由於考試一律使用大桶茶泡法,苦澀味更加強烈、特色茶香較不明顯,且作答到最後茶溫下降,香氣和滋味淡去更難以判斷。考生必須有更多的經驗和對於茶種的認識方能作答。

一次沒考過沒關係,再接再厲。

結論:平時多加飲茶培養知識才是上策

就農改場和茗茗創辦人的觀察,能夠考過中級以上證照的考生,大多都是平時都在飲茶的茶農。由於判別茶湯仍是需要時間培養的功夫。建議各位考生能夠多加飲用不同茶種,並培養屬於自己對於茶種的認識,才能更加順利通過考試。